“没想到微信聊天记录也能作为维权证据,这次培训真是干货满满!”在红色蒲公英社会治理服务创新园内,外卖骑手程阳一边认真记录着电子证据保存要点,一边忍不住发出由衷的感慨。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近日,九江市浔阳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司法局、检察院、法院等多部门协同发力,开展“送法到身边”行动,通过“场景化教学+个性化服务+全链条保障”三位一体模式,为全区快递员、外卖骑手、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构筑起立体化权益保障网络。
聚焦需求精准施教,打造沉浸式普法课堂。新就业群体由于工作大多处于“车轮上”,其在行车过程中遭遇各类情况时的维权需求尤为突出。基于此,在首期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班中,特别推出了极具针对性的交通事故处理实训模块。普法团队通过模拟事故现场开展责任认定实战教学,重点对行车记录仪取证规范、保险理赔申诉流程等关键要点进行了解析。紧密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用人者责任条款,讲解了诸如“骑手撞人平台是否担责”等备受关注且容易引发纠纷的问题。活动现场,发放《交通事故维权指引手册》20余份,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有效指引。
多方联动按需施策,定制精细化服务套餐。浔阳区在湓浦街道率先建立“三官一律”协同机制,组织法官、检察官、警官和律师成立专项服务团。针对新就业群体在日常工作中容易遇到的各种“隐形陷阱”,推出了“法律体检”这一特色服务。例如,劳动仲裁员详解电子合同签订注意事项,从合同条款的解读到可能存在的风险提示,让新就业群体在签订电子合同时能够心中有数、规避风险;检察干警深入剖析“虚假刷单”等当下流行的新型诈骗手段,通过真实案例的展示和分析,帮助新就业群体提高警惕、增强防范意识;专业律师传授微信聊天记录、GPS轨迹等电子证据固定技巧,让新就业群体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能更好“避坑”。
构建全链条保障体系,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。为了形成更全面、更长效的权益保障机制,浔阳区积极整合司法行政资源,全力构建起“预防——调解——救济”闭环机制,认真梳理新型劳动关系判例要点,精心编制并发放《灵活就业法律指南》,让新就业群体在面对各种劳动关系问题时能够有章可循。同时,当地联合工会在红色蒲公英驿站新雪域站设立“浔工和”一站式劳动争议诉裁调中心,成功调解3起外卖员、网络主播等群体劳动报酬纠纷案件,在红色蒲公英驿站浔阳站建立新就业群体法律服务“五个一”工作机制(开通一个法律援助热线、组建一支法律服务队伍、设置一个公益咨询窗口、开通一条绿色服务通道、开展一系列法律宣传活动),让新就业群体能够安心工作、放心维权。
“结合学习教育,我们正将红色驿站打造成普法微阵地,通过精准化、场景化的普法服务,为新就业群体撑起法治‘保护伞’,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”九江市浔阳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。(熊婷婷)